斯大林在苏联的统治持续了近三十年,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他带领苏联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转变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成就。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斯大林的专制和暴虐也让他的下属几乎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他做出的决定是否明智,几乎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敢于反驳斯大林的结果,往往是丧命或丢官。
然而,在1941年7月的一天,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总参谋长朱可夫与斯大林的激烈争论让场面一度失控。当时,斯大林的侍卫长上前,以愤怒的动作给了朱可夫两巴掌,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整个争吵戛然而止。这一幕令在场的每个人都震惊不已,而更让朱可夫感到复杂的是,侍卫长的行为意外地为他挽回了性命。
朱可夫于1896年12月1日出生在莫斯科西南部的卡卢加省,家境极为贫困。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为了家计不得不做一些零工,家中四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生活充满了艰辛。尽管如此,朱可夫的父母仍坚持让他上学,他们尽一切可能供他读书。朱可夫从小便非常懂事,成绩优秀,尽管家庭贫困,他依然勤奋学习,尽自己所能帮忙做些家务。可惜,在他小学毕业时,家中已经无法再承担他的学费。
展开剩余81%11岁的朱可夫决心离开家乡,前往莫斯科谋生。在那里,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中学课程,并最终成功完成了所有课程,取得了合格成绩。然而,他的进一步求学计划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乱了。战争的爆发导致沙皇下令征召所有1896年之后出生的男性,朱可夫不得不按时入伍。
1915年8月,刚满十九岁的朱可夫被征召入伍,加入了骑兵部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战争中,朱可夫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在短短两年内,凭借勇敢和机智,获得了两枚勋章,并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下士。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沙皇政权崩溃,苏联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朱可夫回到了家乡。然而,社会动荡并未结束。1918年,苏俄爆发内战,朱可夫再次投身军营,这次他加入了苏联红军。凭借之前的骑兵经验,他被安排到骑兵团,并有幸跟随著名指挥官米哈伊尔·伏龙芝参加战斗。在伏龙芝的指挥下,朱可夫感受到了军事指挥的独特魅力,这段经历为他未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朱可夫表现出色,他不仅在多次战斗中取得了胜利,还展现了极强的军事谋略。尤其是在一场战斗中,他带领仅百人的队伍击败了敌方人数远超自己的白军。此战让朱可夫声名远播,他不仅获得了勋章,还得到了伏龙芝和斯大林的关注。
1924年,苏俄内战结束,朱可夫已升任团长。尽管身居高位,他依然勤奋学习军事理论,结合实战经验,他的军事素养不断提升,团队表现也始终优异。凭借优异的表现,朱可夫得到了到高等军事院校学习的机会,并被选中进入了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进行深造。虽然他最终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了该校,但如果没有伏龙芝的提携,朱可夫或许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这所学校。
在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毕业后,朱可夫进入了伏龙芝军事学院,结识了叶廖缅科、罗科索夫斯基等未来的苏联著名元帅。朱可夫在军事学术上的才能,早早地让他在这些有志之士中脱颖而出。1931年,朱可夫毕业后,担任了红军骑兵总监部副总监,并在远东战场上指挥对日作战,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指挥了一场关键战斗,最终以较小的伤亡击溃了日伪军,这场胜利甚至被日本史学家誉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朱可夫也因此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朱可夫逐渐成为苏联军事指挥体系中的重要人物。1941年,他已晋升为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深受斯大林的信任。然而,这时的斯大林已是一个几乎无法反驳的独裁者。斯大林的命令几乎无人敢违抗,但朱可夫依然保持独立思考,敢于在必要时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1941年6月,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三路进攻苏联。在防守基辅的问题上,朱可夫与斯大林发生了激烈争论。朱可夫建议为了保卫莫斯科,暂时放弃基辅,但这一提议被斯大林严词拒绝,甚至遭到了怒骂。面对如此压力,朱可夫毫不退让,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表示:“如果您觉得我不合格,您可以让我上前线。”然而,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斯大林的侍卫长突然上前,狠狠地给了朱可夫两巴掌,这一举动让争论戛然而止,朱可夫的职务随后被撤销。
朱可夫虽然当时感到沮丧和屈辱,但很快意识到,这两巴掌实际上救了他的命。在斯大林错误决策导致苏军损失惨重、基辅失守之后,朱可夫被恢复职务,并迅速带领部队取得了关键胜利。此后,朱可夫成为了斯大林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并在之后的战斗中屡立奇功,最终帮助苏联取得了对德战争的胜利。
然而,尽管朱可夫在苏联军界拥有极高的声望,但功高盖主依然是危险的。在斯大林逝世后,朱可夫的地位并未得到保全,赫鲁晓夫上台后,在与朱可夫的关系中出现了裂痕,最终将他罢免,并指控他企图篡权。朱可夫此后一直过着退休生活,直到1974年去世。
尽管他在生前并未获得完全的公正,但在1995年,朱可夫的名誉才得到了恢复,苏联人民为他立起了青铜塑像,纪念这位伟大的军事英雄,朱可夫终于在天国得到了应有的荣誉。
发布于:天津市启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